一、环绕声解码格式
家庭影院音频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尽量模拟电影院的声音效果。电影院是在整个影院范围设置许多组扬声器,产生有现场感的环绕声模式。所以,家庭影院的设备也要有多声道的环绕声音频模式。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通过在有关器材(可以是播放机、解码器、功放机)里设置的解码电路,把碟片声轨上录制的数码信号还原为多声道环绕声音频信号,再通过AV功放机和多个扬声器播放出来。早期的杜比定向逻辑解码格式只有4声道,而现在DVD的标准格式是杜比数字5.1,有前置左/右、中置、后置环绕左/右加一个超低音共六个声道。后来再发展为杜比数字加强格式Dolby Digital EX,在后环绕增加一个中置声道成为6.1,即七声道。近年来美国DTS公司推出的数字影院系统的解码格式DTS又大量进入家庭影院领域,成为另一种标准格式,同样有5.1和6.1(增强DTS-ES)两种模式。理论上DTS编码压缩比仅为DD的四分之一,取样频率达96kHz,比DD高一倍,其音频解码效果好于杜比数字DD格式,实际使用时亦证明其动态效果较佳。以上两种格式是家庭影院设备硬件和软件使用最广泛的模式。只要我们具备其中一种解码器,有5.1(或6.1)声道的输出设备,就可以获得合乎标准的家庭影院环绕声效果,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实际的配置。至于其它各式各样的功能,比如DSP、DCS、THX等等,都是后期处理和锦上添花,是为有足够大面积聆听环境的发烧友玩AV、追求精益求精而服务的。可以想象,在一般老百姓家庭不大的客厅里,5.1声道的音箱摆设和布线都会显得困难,要摆设这么多的音箱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但如果确实无法安放后环绕音箱,可以采用虚拟多度空间模式Virtual 3D Mode功能,用前置声道营造出环绕声场。又或者在不能装置后环绕中置音箱的情况下,用虚拟矩阵6.1模式,以5.1声道取得6.1声道效果。不过实践证明,用以上虚拟模式,其效果未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