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8-29 1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滴追忆程永玲老师
郭锦
8月24日傍晚收到易老师的信息“程老师刚刚仙游了!”,内心有诸多不舍和惆怅,想起了与程永玲老师曾一起共事,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
2004年,易老师带我去成都录鲍元恺创作的《人民的儿子》交响曲,在四川广播交响乐团的录音棚录音。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程永玲老师,她平易近人,没多久我们便搭上了话。棚建得不太完善,声音有点糊,混响太长。我们架好话筒和器材后,易老师把监听耳机递给程老师听一下,也就几分钟,程老师便指出:管乐的清晰度不够,乐队比例不舒服。于是便让乐团的人用了阶梯把管乐的部分“抬高”了些许,整个乐队的音响性,乐曲的感染力立马大有改善!着实让我见识到程老师的艺术水平,耳朵之好!
程老师的话不算多,声音清澈而柔润,而她温和而又坚定的眼神最为令人难忘。那天录完音,程老师送易老师和我回酒店,我站在电梯,看着她在不远处侧身微笑,目送我们离开,那情景那印象我至今仍然记得。
后来雨果在广州的录音棚开张,程老师到了广东来主管日常的工作。那时工作比较弹性,闲时我们聊了很多,她阅历丰富,我涉世未深,也爱聆听。她讲家族的浮沉,讲她学艺,到国外演出的趣事等等。我调侃说,我将来可以给你写部自传了。工作中程老师以自己的方式教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圆融,但那时年轻不懂,不免莽撞,心态不稳定,不过她都体贴地宽容。程老师也有活泼的一面,有次一同外出办事,车途遥远大家疲劳困乏,“来,小郭,我们龙门阵摆起来,我给讲个笑话哈”,还没讲完,她自己哈哈大笑讲不下去了。
我参与到雨果唱片的一些录音,过程好大部分都有程老师在一旁,给予鼓励,交换意见。她对音乐,录音给出的意见往往都是十分的中肯和客观,使我学到了很多。
看着与程老师最后的微信聊天记录,体会到生命的短暂,恍惚间又感觉相处就在昨日。我想人生就是如此,充满无常,充满遗憾。而你的光芒照亮了许多人,温暖了许多人……愿你永登极乐,无有苦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