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12|回复: 12

听音乐很快乐,玩发烧时间过得特别快!(2020.04.04发烧日记)

[复制链接]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发表于 2020-4-13 2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初烧20年 于 2020-4-19 20:31 编辑

       雨果唱片掌门人,易有伍老师说:“听音乐很快乐,玩发烧时间过得特别快。”
       通常我们去易老师家“发烧”,总是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4月4日,我陪小吉兄、小燕带过去一对新制作的音箱和两条线材来到易老师家,让他给些意见。易老师肯定了小吉的进步,也点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伙折腾完了,看时间还早,便拿出了小吉新买的安德里斯·尼尔森斯(AndrisNelsons)指挥波士顿乐团(BostonSymphony Orchestra)的现场录音。特别是《肖8》(Shostackovich)我们在其他场合一起听过,都说“过瘾”、“爆棚”等等。


1.jpg

hifi.jpg

       听着听着,易老师淡然一笑,“肖斯塔科维奇这几首交响曲我这有好几个版本,特别是第5,你们要不要听下?”。我们知道惊喜来了,象孩子等待好吃的糖果一般开心!

       易老师首先拿出来的是,罗日杰斯特文斯基(Gennady Rozhdestvensky)指挥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 USSR Ministry of Culture Symphony Orchestra )。没找到《肖8》,就先拿《肖5》来比吧。

2.jpg

       这是1985年在苏联的录音,录好的开盘母盘由日本JVC做母带处理出版的CD唱片。听下来,我体会到的是浓厚的“苏联味”。从录音的声音处理来说,真实直接,能量十足,中频厚实。相对而言,纵深感和堂音不算明显。在指挥的处理下,乐队的演奏尽显苏联人的热烈和深沉,那浓浓的情感迎面而来。若只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演绎,那就是“深刻”!在听的过程中,易老师还提醒我们留意乐队有不少“噪音”,有乐手拨到弦的声音,甚至还会听了好几下“轰”的一声超低音。也许是演奏的时候大伙太激动时,下意识踹地板产生的声音。可想而知,乐手们在演奏时是那么的投入。

1982 年,当时的苏联政府令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组织成立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1990 年该团更名为苏联爱乐乐团。由于苏联解体,1992年再更名为莫斯科国家交响乐团( The State Symphonic Kapelle of Moscow ),该团现名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State Symphony Capella of Russia )。据易老师说,那时苏联政府为了录肖斯塔科韦奇全集,调动全国的顶尖乐手组成了这个乐团。

      听罢,小吉建议听回尼尔森斯指挥的《肖5》,有了对比就更能体会各自的特色。不可否认,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优秀的乐团,演奏水平当属一流,而且录音细腻,堂音丰满。可惜乐团的凝聚力和情感投入方面,与苏联乐团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到了第三乐章区别就更大了,这版本有点云淡风清的意味,感受到的是淡淡的忧伤。这个录音2016年在美国完成,这样一种对比,正说明了时代不同,人们对音乐作品在理解上的差异。

      再接再励,易老师为我们翻出了一张柏林爱乐乐团(Berlin Philharmonic,简称BPO)的版本(这是一张日版碟):


3.jpg

    (原版是这个)

4.png

       指挥契科夫Semyon Bychkov也是苏联人,录音时间是1986年。整体而言,是界于前面两张之间,没有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的情感浓烈,但又比尼尔森斯更有苏联底蕴。易老师指出这个指挥处理节奏很特别,改动了部分音符的长短,营造一种歇斯底里,接近失控的情绪。这种处理对乐队是有一定的难度,柏林爱乐全都完美地落实。有趣的是,在第三乐章的6分钟左右时,易老师提醒我们听单簧管独奏,告诉我们这是混音时用调音台推子推上来的(早期没有分轨录音,都是现场控制每一轨的音量),现场不大可能有这样的音量。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和苏联文化部交响乐团则很少用这种手法,只有《肖15》用过一些。

       对比完后,易老师给我们重点讲了技术要点:肖斯塔科韦奇的作品不适合太“湿”的录音(混响太多),前期录音话筒摆放不能太远,而且堂音话筒比例不宜太多,否则会与肖表达刻骨铭心的感情相左。

      听完这么深刻的作品,易老师不忘给我们播些稍轻松的小品。

4.jpg

       这张安德烈·瓦茨(AndreWatts)演奏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是一张演录俱佳的唱片。声音饱满圆润,细节丰富,层次分明,用易老师的话就是很“正斗”(广东话很棒的意思)。我的感觉是,录音细节很丰富,音锤和脚踏声近在眼前,同时声音的融合度很高。我猜想应该是个近距离结合远距离混响拾音的录音。值得一提的是,他轮指的力度和节奏都非常的匀,力度象用标尺算过一般,乐感又相当自然。特意查了一下他的资料,琴家从小是神童,十几岁就成名了,在国外关注度颇高。



6

主题

75

回帖

963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963
发表于 2020-4-13 2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晚没理解得清楚的,看完这帖就“通透了”,谢谢

327

主题

300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119
QQ
发表于 2020-4-15 16: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这种碟评和对比的文章,,还是第一次看到,,从乐队背景介绍到录音角度分析,都相当独到啊。。
有高人带路听这些作品真是福气啊。。有机会真想现场学习一下。。
喜欢音乐,追求音质,广交烧友,分享经验。快乐并痛苦着追求自己心中的好声音。。anson_lgx。。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2:5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起去发烧会更快乐!

1

主题

37

回帖

707

积分

圣骑士

积分
707
发表于 2020-4-16 14:1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这么好的作品。

21

主题

231

回帖

1702

积分

精灵王

积分
1702
发表于 2020-4-16 23:4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器材要好,耳朵要灵,录制要精,发烧的门槛不低啊。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daxuexu 发表于 2020-4-16 23:42
器材要好,耳朵要灵,录制要精,发烧的门槛不低啊。

我个人也没有很顶级的器材,本着学习的态度,总能在每次的探访领略到前所未有的体验。发烧不就是一个学习,体验,自省,学习。。。的过程吗?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19: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功底不行,早早起草了,迟迟没整理出来,请大家见谅......继续补充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已到晚上近10点,我们依然有点意犹未尽,我提起前些天易老师微博上提到的指挥伊斯特凡·克尔提斯(István Kertész)。易老师认为他指挥的勃拉姆斯(Bramhs),德沃夏克(Dvořák)等作品很值得一听,有些作品听了超过50遍。而值得烧友们注意的是,克尔提斯好多录音都是著名录音师Willkinson录的。德伏扎克,他的特点就是富有感情,自然流畅,线条明朗。18年的时候易老师派我去美国录了阿特亚大城市交响乐团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去前为了做功课,听熟了部分德沃夏克的作品。应该说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是比较“容易”听的,尤其五、七、八、九,旋律好听。作曲家长年挖掘捷克的民间音乐,舞曲等,好多素材也用到了作品之中,可能是因为如此,他的作品很有乡村般的田园气息,纯朴,真挚。

5.jpg

听感上,克尔提斯指挥出来的效果很有“肉”(包含了感情丰富,音色饱满,线条明朗的意思),这让我想到了Bruno Walter。但我听得毕竟少,理解也不深刻,因此请教了易老师。易老师则这样描述:与Bruno Walter比,Walter是老年人的慈祥,克尔提斯更似是中年人的憨厚。如此形象的形容让我十分的开心,于是我抖了个机灵,“那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又是谁呢?嗯……贝姆吗?”,“不准确吧,要不你自己听下。”


6.jpg

贝姆(Karl Bohm)的指挥听着让人很放松,音乐的能量不急不缓地流动,听起来似乎并不是很紧凑,乐队在能量场内自由地呼吸。易老师指出,贝姆相对而言没那么有颗粒感,有时会略显松散,而有些乐曲需要凝聚力,这就非他所长了。

听罢易老师找出来一套碟,就是大家熟知的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指挥的版本(50年代录音):

7.jpg

卡拉扬太有名了,都不必介绍。他的版本很容易听出那种一丝不苟,精准和紧凑,我想他就是个有着超强组织能力的“CEO”。

易老师认为他指挥的声音有气派,有种内敛的气势,每一句都有处理,每一处都想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有布局,有铺垫,有发展,什么位置该高潮什么位置该缓下来都会拿捏得很到位。不过,也会有极端的时候,就是在指某些音乐听着会有点累,而不是所有音乐都需要刻意演绎,相反是需要象贝姆那种自然流动的表达方式。

果不其然,卡拉扬指挥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听第一乐章是很过瘾的,每个声部都配合得天衣无缝,乐句紧凑绝无稍许拖沓。但到第三乐章,就会觉得太过华丽,少了些田园气息。不可否认卡拉扬是一个伟大的指挥,但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吧。

最后,易老师建议我们去听一下Václav Neumann指挥的德沃夏克,听起来会很真挚很有人情味。


7

主题

77

回帖

588

积分

骑士

积分
588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2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初烧20年 于 2020-4-20 09:25 编辑

小结:雨果易有伍老师对音乐理解之深刻,听唱片数量之浩瀚,对乐感和声音判断之精准......都是我辈努力的方向!易老师及雨果这个品牌是个巨大的宝库,有此学习机会实属难得,记录这种互动,主要是给自己理清一下当晚的收获,吸收更彻底一些,同时分享给大家。如果正好有朋友对所述的曲目,指挥,或作曲家也有体会或有故事想分享,希望不吝写下,一同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