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余闲话 | 听歌有感迎春天

原作者: 张戈

摄影: 张戈

简介:发现美,常与美相伴,快乐常在。

有一首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旋律美、歌词朗朗上口,一听就喜欢上了。直到有一天在听一位歌手的新专辑、这首歌再次响起时,歌词中看似平常的一句“就算你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让我猛然间心有所悟:何以野百合亦能拥抱春天?野百合的自信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词句中更是一份众生平等的呼唤!我才意识到,之前只是沉醉于旋律的美,却忽略了歌词深层的内涵。因此,这首歌曲时不时会在我心中自然地响起,提醒我做好自己。

有一届奥运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奥运会,给我留下一个记忆是,那里的空气清新,植物生长十分繁茂。尤其是宣传片中,我看到树林里树上长满如飘絮般的伴生植物。让我心生羡慕,也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植物生长。像平时见到树上长着青苔等伴生物,以及旅游时在大山或高原见到那如飘絮般的伴生植物,会别有一番亲切感,禁不住要拍下几张照片。

2024年12月的一天,我读到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小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瞬间有一种情绪在心中升腾,小诗《苔》与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汇合交融,谱写成了一首众生平等的交响曲,引发出自内心的共鸣,曾经所见青苔的画面一一浮现眼前,那是一份强有力的愉悦感。而且,这份感觉没有过后便消失,她时不时会重现、持续、累月经年。这可能会是修行路上的一份活在当下的开悟?这也是我2024年的一份巨大收获,是音乐给予我的又一份馈赠。

自从加入了音响传媒行业,就一直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音响是什么?音乐是什么?这些年,我逐渐明白,音响帮助了我更好地聆听、感受音乐,音乐诱导我学会了思考和求索。就拿这首《野百合也有春天》来说,初听到时的感觉是野百合被忘却的告白。听潘越云的版本,用情够深,是一曲带着孤独和寂寞的告白;孟庭苇的版本,涂惠源的编曲格外值得注意,歌声被乐队烘托着行进,像是在陈述一段回忆及自我告白;罗大佑有一个现场版很有意思,前奏引入了一段巴赫的《耶稣,世人仰望的喜悦》——我非常喜欢的旋律,带出他的钢琴前奏,结尾时“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的重复,是一份刻意的强调。就这样反复仔细聆听,在某一个时刻,“野百合也有春天”这段歌词悄然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将乐曲的聆听达到了另一个层次。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被带上了审美的路上,越来越能体会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的名言“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深意。

发现美,常与美相伴,快乐常在。

又值迎春之际,视听前线全体同仁在此给您拜年:让我们感受春的韵律,迎接自己的春天,蛇年吉祥如意!

浏览 170

您可能还喜欢...